/media/images/body_bg1.jpg
/media/images/body_bg2.jpg
/media/images/body_bg3.jpg
/media/images/body_bg4.jpg
/media/images/body_bg5.jpg
/media/images/body_bg6.jpg
/media/images/body_bg7.jpg
/media/images/body_bg8.jpg
高级搜索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浏览次数:9011    发布时间:2016-09-23

一、《规划》出台背景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是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不仅包括现代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也包括被信息技术改造从而具有新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服务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加快现代物流业、内贸流通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推动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旅游、健康养老、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

  为贯彻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省政府部署编制的“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二、《规划》总体把握

  《规划》编制注重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充分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特别是遵循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出台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个指导意见和其他重要文件的精神和基本要求。二是注重与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衔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性的综合性规划,是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细化和拓展,同时也有别于旅游、金融、现代物流、文化等专项规划。既不能过于概括,也不能简单重复涉及领域专项规划的内容。规划注意搞好衔接凝练,体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性、全面性,对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发展进行了阐述。三是突出工作任务和举措的创新性。规划中注重体现现代服务业的“现代”内涵,通过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快速发展,活跃和带动服务业全局。

  三、《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概括为“三个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稳定器”和结构调整“加速器”作用持续增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左右,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左右。

  服务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融合度显著增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服务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业态多样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到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6000家左右,比2015年翻一番。

  四、《规划》明确的发展空间布局

  概括为强化“一极”、 打造“一环”、隆起“一带”、提升“一区”。

  强化“一极”——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极”。把石家庄打造成为贸易便利、业态高端、功能完善、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现代金融服务基地,文化旅游基地、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示范基地,发挥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一环”——环首都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打造商贸物流基地、金融服务基地、大数据产业基地、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基地、环首都休闲度假基地、健康养老基地、滑雪健身基地等,形成全省服务业发展高地。

  隆起“一带”——沿海现代服务业隆起带。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大宗原材料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国际重要的医疗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胜地、新兴高等及职业教育基地。

  提升“一区”——冀中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区。打造京津冀安全食品和优质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服务业改造提升示范基地。

  五、《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发展重点: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培育壮大现代金融、旅游、文化三大支柱产业,着力拓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三大新兴领域,完善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家庭服务三大民生服务。明确了相关领域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以及重大工程和项目等。

  发展任务:提升城市服务业水平、完善农村服务业体系、深化服务业开放合作、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

  保障措施:强化规划实施、完善财税政策、加强载体建设、保障要素供给、强化人才支撑和完善市场环境等。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