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images/body_bg1.jpg
/media/images/body_bg2.jpg
/media/images/body_bg3.jpg
/media/images/body_bg4.jpg
/media/images/body_bg5.jpg
/media/images/body_bg6.jpg
/media/images/body_bg7.jpg
/media/images/body_bg8.jpg
高级搜索
邢洪林的传说
浏览次数:14218    发布时间:2016-10-21

 

    明朝永乐二年(1404)的春天,皇帝朱棣一道令下,自洪武以来的人口大迁徙,达到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本故事的主人公——邢氏家族和邻村王姓家族的部分先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生养他们的故土,在家族中年龄最大的邢社里带领下,集聚在广济寺旁的大槐树下,他们将和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由官府统一安排迁往中原一带。在逐一办好手续后领取“凭照川资”后,准备踏上漫漫的迁徙之路。
    即将远离故土,每个人不禁眼泪扑簌,故土难离呀!何况自己还有很多亲人都留在这里。他们抬头凝望古槐,只见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邢社里心如刀绞,肝肠寸断。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能够有朝一日回来时找到自己的老家,邢社里用手指着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对孩子们说:
   “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从这大槐树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彼此要互相照顾!”说完,邢社里和所有被迁徙的人一样,伸手从树枝上小心地摘下几片槐树叶装进了口袋中,小心翼翼地保存好。
    邢社里手拉着一双儿女,和自己的族亲一起扶老携幼,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告别送别的亲人,艰难地一步步远去。
    跋涉了千山万水,受尽了困苦艰难,一路上满腹心酸和无奈,邢与王两姓家族的三十余口男女老幼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终于在官兵的驱赶声中停住了脚步——他们迁徙的地方到了。
    举目四望,在北风呼啸之下,几个沙丘上的沙土旋转着飞起又落下,不知名的灌木丛枝条像鞭子一样来回抽打着沙土,掉光了叶子的杨柳以及酸枣树等也是东倒西歪,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嘶叫着寻找着自己夜晚安身之处。此情此景,不远千里而来的邢氏家族男女老少是抱头痛哭,尽管在路上他们哭干了眼泪。等大家止住了悲声,邢社里说道:“哭也没有用了,我们还是找个背风的地方先过了黑夜再说吧,”说完,他就带领大家走到一个土丘南面的几丛茂密的灌木丛下,放下身上的行囊后,拿出破旧的棉被铺在沙土上,几个年轻的后生则拾来一堆枯枝败叶,点燃了一堆篝火取暖。有人又用水罐,从近处的一个大水坑里舀来了带着一层沙土还浑浊的水放在一边。
    晚秋的夜里,气温在逐步降低着,几个孩子被冻得哭声不断,大人们也是瑟瑟发抖。好在风力渐渐平息,附近的柴草遍地,人们围着几堆篝火伴随着无奈的叹息声彻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几个人站起身来举目四外观望,目光所及之处,也是分散着一堆堆衣衫褴褛的难民。平时做事有主见的邢社里马上和大家一起商量,既然没有办法再回山西,那大家就要坚强地生存下去:南面的地势比较平坦,而且还有不少的树林,在此处定居别无二选。更重要的是旁边有一个大水坑,人们用水也很方便。
    就这样,大家啃了几口干粮喝了几口昨晚沉淀下来的水之后,收拾物品往大树下走去。还没走到近前,忽然从树上飞起一群大鸟,盘旋了一下落在了大水坑南边的土丘上了。邢社里组织青壮劳力用斧头和刀锯等物砍来粗壮的大树枝干做房屋的支架,妇女和儿童搭灶做饭,时间不长,散发着粮食气味热乎乎的米粥就盛满了每个人的饭碗。
    勤劳的邢王两个家族的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之苦,终于赶在冬季到来之前,终于建起了抵御寒冷的几间木草屋。在林子旁那几只被称作鸿鸭的大鸟,相安无事地在大树上面的巢中度过了一个整冬。
    这些叫做鸿鸭的大鸟和新来的邻居一样,早早的起来觅食,辛勤地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人们喜欢这些大鸟,它们视觉灵敏,晚上可以为人们站岗放哨,防备差狼虎豹的侵袭;人们的到来驱走了毒蛇猛兽,这些大鸟也能避免了天敌之害。就这样,两个家族居住的小村与这些大鸟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于是人们为自己的村庄取名为“邢鸿鸭林庄”。     
    后来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多,附近的村庄逐渐也就增多了,村庄的名字便叫做“鸿鸭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变的是人类勤劳的品质和不懈的追求。往日的“鸿鸭林”早就改成了“邢洪林”,但每一代代邢洪林村人不会忘记祖先口口相传下来的那句祖训:“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我们的根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