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images/body_bg1.jpg
/media/images/body_bg2.jpg
/media/images/body_bg3.jpg
/media/images/body_bg4.jpg
/media/images/body_bg5.jpg
/media/images/body_bg6.jpg
/media/images/body_bg7.jpg
/media/images/body_bg8.jpg
高级搜索
独莫城的由来
浏览次数:26796    发布时间:2022-01-07

    独莫城的由来
                                    □张浩洪

    滦南县坨里镇,有个古老的村庄,名叫独莫城。这个极为普通的村子,从外表来看,并无特殊之处,为什么称为“城”呢?追溯它的由来,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辽代天赞二年(923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派遣太子耀库济,领兵攻克平州即今卢龙县域后,即派帐下独莫将军,挥师南下来此镇守。到达目前独莫城这个地方以后,屯兵休整。当时,此地尚处一望无际的渤海滩涂,树木丛杂,野草覆盖,獐狍野兔屡屡出没,洼地水塘鱼虾游动,几十里地不见人烟,是一处非常荒凉的开阔之地。
    披着满身风尘的独莫将军,带着他的虎狼之师,来到这个非常陌生的荒僻之地以后,即刻安营扎寨,并令全体将士就地取土,筑成所谓的“城墙”,以此作为驻守此地的营盘使用。为了行人出入方便,按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留有四个出口,每个出口都派有兵将把守,简单地形成了一个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早期聚落。它起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军事营地,能够驻扎军队,囤积粮草,防御入侵之敌;二是用于抵御各种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袭击。
    当时这个土城的规模,实在不小,相当于现今吴庄子、前独莫城、后独莫城、薛庄、赵庄等五个村子的范围。在独莫将军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几个月的时间,土城建筑成功。从此以后,官兵们以此为家,在驻守的同时,发展生产,稳定生活。几年后,战事平息,社会趋于安定,在大辽统领的号令下,独莫将军带领大部分军兵班师回朝,仅留下部分士兵和附近的居民,迁到这里一起居住。到了辽咸雍十年(1074年),军队驻守此地已有100余年,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其间有许多士兵与当地女子结婚,使这里的人口不断繁衍,逐渐增多,裂变成几个村庄。因土城系独莫将军所建,所以这几个村仍统称为“独莫城”。
    当初留在聚落里面的部队,大多来自契丹一族。因为这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与他们原本驻地相差无几,所以都能安居乐业。据《滦州志》载:“城南百里独莫城,南有大田泊,产苇蒿,匿狼兔,下流入青河。”选择这样的地方生产生活,正符合契丹人的习俗。契丹人自他们始祖,就一直生活在草原、沙漠地带,受自然环境的制约,逐步形成了“冬秋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的游牧生产、生活习俗。据《辽史·食货志》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 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饲养马、羊等家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即使在占领中原地区后,这种生产习俗仍有所保留。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契丹人积累了丰富的畜牧经验:“羊以千百为群,纵其自就水草,无复栏栅,而生息极繁。”“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绊,有役则旋驱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不困乏”(见《苏魏公文集》卷十三)。由此可以看出,辽代牧民,已经实行定期放牧、定期回收的办法:每年由四月到八月出放,令其自逐水草;到八月末收回饲养,保护畜群过冬。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工饲养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放牧习惯。独莫城,有水有草,资源丰富,正是发展牧业的良好地带,故契丹人定居这里,一直沿袭下来。
    如今,这里绝大多数居民已经转化为汉族,其后裔主要姓罗,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作生息。
    自古以来,独莫城以“城”闻名于县域内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从地图上找到独莫城,以为这里一定是是建筑宏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城镇。来到以后,大出他们的所料,哪里见着一城一镇?但受他们的侵略本性所决定,来到此地便铁蹄践踏,恣意横行,给这里的平民百姓带来莫大的灾难。
    现在的独莫城,虽然仍保留着过去的一些遗迹,但早已旧貌换新颜。分化出去的几个村子,都已自成体系,独立建村。独莫城,也由原来的一个,分化成前独莫城和后独莫城两个村子。这些村子的广大村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正在小康路上努力进取,阔步前进。

转载自:滦河作家网